为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建设,国务院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健康服务。规划强调,要加快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等数据库,推进医疗数据共建共享,推进医疗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目前,我国传统医疗仍然存在诸多可进行智慧化转型的空间。医疗行业数据量庞大,且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安全要求较高,大多数医院之间数据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完整。诸如患者基础疾病信息、影像检验报告、互联网诊疗记录、药品购买及使用等基础数据不互通,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难得到提升。
针对以上痛点,杭州米链科技聚力“区块链+医疗”,用区块链新技术赋能传统医疗,将区块链技术分布式、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与个人医疗数据保护的高要求相契合,通过区块链底层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帮助各医疗机构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目前杭州米链科技已依托自身专业完善的区块链研发技术,制定出了多种医疗场景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杭州米链科技推出的利用米链数字身份DID管理的区块链电子处方平台,为电子处方系统中的每个处方都分配专属的DID,医疗数据分布式存储在被授权的节点上并脱敏加密,由患者自己保管数据而不是存储于中心化的某个平台,每个患者和药店都有专属的签名机制,在个人隐私受保护的前提下,个人电子处方经过患者个人授权可在各医疗机构间流转,打破各家医疗机构“数据孤岛”局面,实现数据互联,帮助药房和消费者更好地管理电子处方。
另外,杭州米链科技还将区块链技术与可穿戴智能手环结合,推出了基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区块链个人健康档案,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安全方面的顾虑,并且实现了全天候高效率的健康数据互通。个人日常健康数据如心率、血压、运动量、助眠呼吸等,不再存储于中心化的某个平台,而通过加密的方式进行存储,通过物联网读取电子设备中的健康数据并录入病例。
区块链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健康数据的安全共享管理,在医疗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存在突出优势。为此,杭州米链科技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药品追溯,保障药品信息来源全流程可溯。米链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药品的生产流通数据库和产品数据库,通过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构建药品追溯监管、风险预警分析、公共查询三大功能板块,最终实现对药品的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五大目标。
数字信息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价值水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深耕在区块链领域多年的杭州米链科技,未来仍将持续聚力“区块链+医疗”赛道,不断发挥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力图覆盖更多医疗场景,助力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